從茶嶼風格節的風味論壇到市集派對,可以清楚感受到Flavor「精緻風味生活化」的野心。
上週,Flavor風格美食指南打造了一場熱鬧的「茶嶼風格節」,一場以茶為主題的風格美食節。另有前導講座「茶嶼風味論壇:茶金年代」。
論壇票680元,可以聆聽主持人和八位專家講者的對談式講座。市集則有免費的早鳥票可以領取。無論哪個都讓我覺得非常值得與有收穫。
茶嶼風格節
展區就像是今年三月的黑金派對2縮小版,不過是茶主題,位於松菸倉庫,星期五六日。
雖然是週五下午,但真不愧是台北,人潮遠比我想像地多,而且跟黑金派對時不同,我感覺消費者的平均年齡比較低,似乎有不少人是逛松菸的其他展覽路過進來(隔壁有Pinkoi Design Fest的展覽)。
經歷過三月的黑金派對2,我可以想像六日的人一定是大爆滿。
茶嶼風格節是一個小而美的活動,攤位雖少但種類很多元,跟茶相關的各種攤位都各有個幾個,像是茶葉、西式甜點、巧克力、酒、康普茶甚至還有一些茶風味的其他食品,是非常精緻的小市集。
考量到喝茶時多半會配甜點,我覺得體驗很好。
在倉庫的最後面,有一個品茶沙龍區,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約莫半個小時的講座,部分場次有提供試飲。品茶沙龍的場次滿多的。
還有一個百元的摸摸茶扭蛋可以轉。
講茶學院也有來擺一個攤位。
創辦人Tommy在講座時的精彩分享讓我對這個品牌非常有好感。
有一個攤位販售的是以調製港式奶茶為目的的拼配基底紅茶⋯⋯我現場買了一杯港式奶茶來喝,但畢竟我沒喝過真正的港式奶茶。
我覺得喝起來就是⋯⋯奶茶,甜甜的奶茶,稍微有一點點奶粉般味道的奶茶,大葉種紅茶般的瑟感很強很濃郁很迷人,但好像也沒有真的到太特別?
還有抹茶!
畢竟台灣幾乎沒有生產,傳統上以台灣茶為主的活動基本上很難看到抹茶。
我居然買了抹茶蛋糕和抹茶啤酒!有點後悔沒有現場帶幾包抹茶回家⋯⋯
品茶沙龍:鐵觀音|張迺妙茶師紀念館
我參加了其中一場的品茶沙龍,是由張迺妙茶師紀念館館長張位宜先生來分享木柵鐵觀音。
鐵觀音在台灣是名氣非常響亮,但又冷門又稀少的台灣特色茶。
在茶改場的台灣特色茶分類裡面,我個人最不熟悉的茶就是鐵觀音了,幾乎沒喝過幾次。沙龍現場就提供了四種截然不同的「鐵觀音」給我們試飲,真的是一口氣得到充實的品茗機會。
「鐵觀音」這個詞在意義上,可以代表一類的「茶葉製程」,也可以代表一種「茶樹品種」,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。
使用鐵觀音品種,結合鐵觀音的製程製作出來的鐵觀音,稱為「正欉鐵觀音」。
拿其他茶樹品種也是可以製作鐵觀音茶的,但當然味道就會有所差異,這就是個人喜好。照館長的說法,台灣的鐵觀音目前大部分種植在木柵,產量較主流的茶樹品種來地低。
張迺妙茶師紀念館提供我們試飲的有「綠觀音」、「重發酵鐵觀音」、「標準鐵觀音」和「炭培鐵觀音」。
「綠觀音」是用鐵觀音品種製作的無烘焙烏龍茶,我第一次喝這種茶,在喝的時候莫名感覺有一種向左右延伸開來的甜味,很是喜歡。
另外三種則是製作工序上略有不同的鐵觀音,喝起都很不一樣,但也都很好喝,有幾個或許初品沒那麼喜歡,但是喝到後面越覺得好喝。
茶嶼風味論壇:茶金年代
Flavor在前導論壇定了四個主題,邀請了八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來與聽眾分享。有茶業改良場、講茶學院,有飲食作家,有春水堂和其他的餐飲品牌。
內容上,我當下有種不太確定Flavor究竟期待哪樣的聽眾,但讀了這篇文章「Flavor 觀點|台灣茶產業的困境與『茶嶼風格節』的誕生」就覺得可以理解他的主題了。
對於這篇文章,我同意台灣茶產業目前沒有提供消費者足夠多元的「符合需求的產品」。
台灣茶的市場目前主要就是罐裝茶、手搖飲、茶包和精品茶葉,可以內用的茶店有,越來越多,但仍然是非常稀少。傳統茶藝店也是不算常見。
我喜歡喝茶,但當我想要出門喝茶的時候,最後通常是跑去咖啡廳,茶常常就像是運氣好才有的附屬品。
茶與咖啡是很容易放在一起比較的東西,從即溶咖啡、義式咖啡機到精品咖啡,咖啡在台灣已經算是相對發展成熟的飲料;其他飲料作物如茶與可可,都可以多少借鏡⋯⋯
可是這離我的日常就比較遙遠。
精品咖啡是風行,但離開了都市的繁華地帶,離開了學校,離開了精華區、產區或觀光區,精品咖啡廳也是沒落的。茶就更慘了⋯⋯偶爾在街頭上能看見的大概就是像路伊莎、星巴克、春水堂那樣大資本的連鎖品牌。
我真的很希望多元的茶餐飲店可以多開一些,但現實是不只是茶,台灣的消費市場似乎很難撐得起好的餐飲店家。想吃個義大利麵,想吃條長棍麵包,想品一杯熱茶配個甜點,離開了雙北之後就似乎就變得困難。
這或許就是一種台灣餐飲的日常。
論壇的第四場,Flavor邀請的是永心鳳茶的創辦人,薛舜迪先生和蜷尾家的創辦人,李豫先生,來談品牌的經營。
前者是茶館,後者是冰淇淋店,都是我沒聽過的品牌,再聽完兩人的分享後我真的很想很想去享用看看他們的產品。
我映像最深刻的是,薛舜迪先生提到,餐飲業者不應該在定價上限制自己。
或許是因為老一輩的台灣人大多生活困苦,我們社會養成了重視CP值的務實餐飲觀,開店的人總想賣得便宜⋯⋯但是想賣便宜,勢必就只能使用相對便宜的原料,要提供好的服務就比較難。
李豫先生也說,他以前很喜歡吃拉麵,但他現在幾乎不在台灣吃拉麵了。他認為台灣也有很多很好的麵店,像牛肉麵,但業者卻不會把他們賣得跟拉麵一樣貴。
餐飲業者或許可以對自己的產品更有信心,在定價上多一些想像。
最近剛好,有幾個去過歐洲待過一陣子的朋友跟我分享在當地吃到的甜點。言談之際,我很驚訝地發現,歐洲的外食是很貴的——因此,當地人結識新朋友時不常揪吃飯,而是揪咖啡。
聽朋友說那裡的咖啡廳消費起來跟台灣的咖啡廳差不會太多,但若要吃一餐,可能要三倍以上的價錢。而歐洲的咖啡廳是非常常見的。
朋友還補充,他住的地方市場購買食材的價格和台灣也差不多。我就在想,有沒有可能,其實問題不是在歐洲外食很貴,而是在台灣的外食普遍太便宜呢?有沒有可能,不是歐洲人工太貴,而是台灣的薪資太低?
我覺得減少外面吃飯⋯⋯要出去吃就要吃用好的食材做得好的美食,或許也是一種可以考慮的生活方式。
最後,再分享第二場講座時,飲食作家葉怡蘭老師提到的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,關於台灣在茶產業發展的獨特地位。
葉怡蘭老師先將歷史上和茶葉發展相關的國家分成兩大類,產茶國和飲茶國。
傳統的產茶國就是茶文化的發源地,中國與日本,這兩個國家也是傳統的飲茶國。
後來的很多產茶國,是為了滿足西方飲茶國的需求,在殖民背景下開始做茶——這類型的產茶國早期是不喝茶的。
就台灣茶發展起來的時間來看,台灣有點接近後者,是日本在台灣規劃現代化的紅茶生產。
不過在這之前,台灣人本來就帶有喝茶的文化——這是我們和其他被殖民式的產茶國不同之處。可能也是因為這樣,在失去外銷市場後,台灣的茶產業才能以國內市場繼續發展烏龍茶,再到今天的榮景。
福爾摩沙不同於中國與日本,也不同於印度或錫蘭,在現代茶產業的發展中有著非常獨特的歷史脈絡。
在這裡,我要小小小抱怨一下,茶嶼風味論壇進行時都沒有很好地介紹講者,有些講者有主動介紹自己,但有些講者就沒有。主持人和講者又常常用可能自己習慣的暱稱稱呼彼此,有時候會有點不知道到底誰在說誰。
台灣的茶
我是明天明,關於這次Flavor主導的茶嶼風格節體驗就分享到這邊。
像Flavor或其他的品牌,在做的事情有點像是在嘗試推出不同過往的喝茶風格,讓更多元的族群可以參與進入台灣茶的世界。
在我看來是一件非常新鮮也非常棒的事情。也很感謝Flavor舉辦如此有趣的活動,讓我接觸到很多新的東西!
我認為茶在台灣餐飲真的是有非常獨特的文化。
這幾年,越來越常看見台灣產的咖啡、可可,這些在以前不在台灣產的東西。台灣的飲食越來越吸引人。
我認為能用本土生產出來的食材料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,但是偶爾會有一種雖然是台灣的土地生產出來的,但很多東西的食用方式卻沒有那種屬於台灣的本土感。
茶有。
茶在台灣,已經隨著泡沫紅茶時代深根到了今天,即使手中握著的那杯珍珠奶茶用的茶葉來自國外,那濕冷觸感、那圓圓黑斑、那濃厚茶香卻充滿了實實在在的台灣精神。
______
- Flavor官方的一些連結:
- Yilan美食生活玩家》活動實況紀錄: